发新帖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开启左侧边栏

新华社:俄乌未达欧盟标准 也被承认是市场经济

[复制链接]
  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(记者韩墨 梁淋淋)欧洲议会全体会议12日通过一项非立法性决议,反对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。在中欧经贸往来从未如此繁荣的当下,一些欧洲议会议员仍然选择用静态、短期、片面的眼光,看待中国改革开放和中欧经贸大势,令人遗憾。一些欧洲政治家固守陈念,惧怕改变,看似保全利益,实则损人害己。  欧洲关于是否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争论由来已久。反对者们最直接的理由是,中国不能完全达到欧盟的“市场经济标准”。多年以来,他们对于中国在贸易投资、财政金融等诸多领域的改革进展“选择性失明”。纵然中国的市场化建设尚有不完备之处,但加入世贸组织以来,中国在简政放权、构建市场机制、完善市场法制等方面的成绩,全球有目共睹。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全球80多个经济体都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,其中包括瑞士、新西兰、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。  反观欧盟制定的这些“市场经济标准”,正如一些欧洲议员指出,就连不少欧盟成员国自己都不能顺利达标。国际金融危机以来,很多欧洲经济体加大了政府干预市场的力度,各种管制措施和救助机制层出不穷,似乎也没有谁对自己不能达标而耿耿于怀。  更“令人困惑”的是,尽管一些国家并没达到欧盟的标准,比如俄罗斯和乌克兰,欧盟也大方地承认其市场经济地位。由此可见,是否承认市场经济地位有时和“市场经济”本身无关,而是混杂着各种政治博弈与算计。  在本次表决前,人们也能明显感到涌动的“政治因素”:自年初起,身处艰难境地的欧洲钢铁企业对欧洲议会等机构发起强大游说,认为如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,中国的钢材将会倾销至欧洲,造成本土企业倒闭和大量失业。  然而事实是,欧洲钢铁企业转型不力、创新不足、运营成本高,在全球来看都缺乏竞争力。2015年,欧盟共进口钢材3200万吨,只有约五分之一来自中国,把这种行业整体困难简单归咎于中国是说不通的,而将其作为反对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“力证”更是难言公道客观。对欧洲而言,阻止竞争力下滑的办法不是走向保守和民粹,而恰恰需要在新的开放合作中寻找市场和机会。
 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,如今一些欧洲政客被利益集团所左右,被短期困难所震慑,被细枝末节所蒙蔽,失去了登高望远的勇气和动力,不能从长远和大局着眼中欧经贸关系,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似乎成了他们不能碰触的“禁区”。  2015年,欧盟已连续11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,中国则连续12年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。近几年,中国资本大量进入欧洲,领域不断拓宽,创造了大量就业。中国还同英国、欧洲央行等签署了货币互换等金融合作协议。中国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和欧洲发展战略、中国国际产能合作设想和欧洲容克投资计划,都存在大量可以对接的领域。中欧经贸合作前景广阔,在全球经济艰难复苏的今天也尤为必要。  而这一切的实现,无疑需要一个自由平等、互信互利的贸易投资环境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如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、结束对华反倾销的“替代国”做法,不仅是欧盟遵守世贸组织条约相关规定的应尽义务,更是顺应合作大势、致力共同繁荣的应有之义。

责任编辑:瞿崑 SN117
2016年05月14日17:50        新华社
新浪

www.51haoyou.com

GMT-4, 2024-10-31 19:08

© 2005-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